看過了迪士尼90週年特展,我們又往外走去,正好看到了畫家陳澄波的特展,其實我不太熟悉陳老師的作品,但是場內利用各種擺飾、科技、聲光、互動的展示法,讓我和孩子們能很快的了解老師的作品,而非像一般的美術展覽那麼無趣,我和孩子們也收獲良多。回來後想更了解陳老師的作品,於是上網查了陳老師的資料--
「陳澄波於民前十七年 2 月 2 日出生於嘉義。父親為前清秀才。從很小的時候起,陳澄波就時常抱著做大事的願望。1924 年陳澄波赴日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科。1926 年以畫作《嘉義街外》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展。
1929 年 3 月,他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,即動身前往上海。時值上海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,陳澄波初抵上海,即任此會的西畫評審員。他居住於上海期間,對中國畫有更多的接觸與認識,其中特別喜歡倪雲林與八大山人的作品。在日後的畫作中,可見到其影響力反應在他的畫面上。
1933 年 6 月,陳澄波返回嘉義,已接近不惑之年,在鄉人的眼中,他仍然 具有文化英雄的色彩。自從回台後,老家嘉義自然經常入畫,而且其間風格變化頗為明顯。由於開始接觸嚴格西畫訓練的年歲較晚,他早年在台灣自我摸索的痕跡一生未曾拋棄,此包括對主觀敘述意識的偏好以及強烈的鄉土色感。而在他重返家鄉後,自我的風格逐漸穩定地成長、成熟。然由於社會時代的局限,讓他的雄心壯志終不得實踐。他在戰爭前後,那段黑暗、不安、沈默的日子裡,寫下心中最崇高的藝術形象。」(網頁資料取材自文建會《台灣網路美術館》網站)
會說話的自畫像
此為陳澄波《自畫像》
原來是一片鏡子,但是拿起帽子帶在頭上就變成老師的畫像
孩子們也覺得有趣,和畫中的老師戴一樣的帽子
由右到左,站在不同的點,畫作會有不同的變化《嘉義街中心》
超大700吋多視角數位環景劇場,很有臨場感
講解畫作復原的過程
觸碰式螢幕簡介畫作修復的經過
六幅老師的代表作,可以讓孩子們做拼圖
孩子們當然會選《裸女》啦!
第二幅老師的作品《運河》
最特別的是這個3D立體圖,把老師的畫作做成小張立體圖卡
一套數張,可以抽換再看,孩子們拿這看了很久
我們要離開的時候,正好遇到工作人員要帶活動
我們因為要趕回家吃晚餐就沒參加了,覺得有點可惜呢!
修古復今/穿越時空遇大師/修復特展
陳澄波特展http://art.csu.edu.tw/exhibition/1001028-1202/index.html
103/12/30~104/2/28